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一十九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李邦珍的轿子已穿过了大梁门,却不见开封知府张梦鲤的人影,他掀开轿帘,面带愠色:“张知府怎么回事?说好要到新郑县视察筑城的,难道还要本院等他不成?”

    正说着,不远处一台轿子急匆匆赶来,到了近前就要落轿,李邦珍沉着脸大声说:“已然晚了,快赶路吧!”

    张梦鲤却还是落了轿,大步跨到李邦珍轿前,施礼毕,抹了把额头上的汗,道:“禀抚台,下吏刚起轿,考城知县呈来急文,说县城被大水淹没!”

    李邦珍“哦”了一声,似乎是宽谅张知府迟到之意,须臾方反应过来,问:“死人没有?”

    “那里的绅民早有防备,倒是没有出人命。”张梦鲤禀报道,一脸焦躁地站在轿前,等待巡抚吩咐。

    “本院没有记错的话,考城地濒黄河,屡遭水患,县城已先后迁过六次,且都是县令操办,对否?”李邦珍问。

    “喔!抚台谙熟省情,下吏钦佩!”张梦鲤恭维道。

    “既如此,知县自然当知该如何区处,无需你我代劳嘛!”李邦珍轻描淡写道,说着,手伸轿外,向前一扬,“快走吧,别误了正事!”

    张梦鲤踌躇着,见巡抚的大轿已然西去,只得登轿追赶。两顶轿子在哨弁、亲兵簇拥下,一路小跑着,向西驶去。李邦珍坐在轿中,恍恍惚惚中,感觉已站在会极门朝班里,朝服补子上的云雁,变成了孔雀。

    国朝巡抚,并无固定品级,端看加衔。李邦珍加都察院佥都御史衔,正四品,尚不及从三品的藩台为高,官服补子绣云雁,只不过有都察院职衔,为宪职,可节制一省文武。巡抚最好的出路是晋升六部侍郎,正三品,官服补子绣孔雀。李邦珍是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做过科道,巡按福建时,正值倭患最烈,与戚继光一道,督战剿倭,以军功直升京堂,外放河南巡抚。他为官清廉,官声颇佳。可任巡抚已然三年考满,却依然没有升迁,而魏学曾、朱大器这些比他晚一科的进士已然官居侍郎,让李邦珍甚为歆羡。时下高拱手握铨叙大权,而他又在河南任职,若不籍此良机一举而上,同年、乡党,必讥其迂腐不谙为官处事之道,那他在官场,就真的没有颜面了。他刚履任时,高拱就赋长诗为赠,可惜当时未加意与之结交,如今只能以为新郑筑城来换取高拱的赏识。这自是李邦珍心目中的头等大事,也是一件急事。

    张梦鲤只是五品知府,与当国执政者距离尚远,体认不到李邦珍的良苦用心,还想着省、府两级,先把考城水灾之事区处出眉目再去新郑,却未料李邦珍并未改变行程,他也只能随同前往。

    次日午时许,李邦珍赶到了新郑。一下轿,顾不得洗面喝茶,就直奔现场察看。总董查志立、协董卫生,新郑知县匡铎,指指点点向抚台禀报进度。

    “能加快的,还要加快!”李邦珍道,他指着卫生,“卫推官,你不妨再募些人手来。”走了几步,又回头问查志立,“还有甚难题?”

    “抚台,人力物力财力,倶充沛!”查志立道,“只是,远道而来的工匠,风餐露宿,自带干粮,委实有些苦辛。”

    “正因如此,才要加快嘛!”李邦珍道。他突然伸出手臂,在胸前抡了半圈,瞪眼道,“工匠如此苦辛,诸位都看到了;所有的钱财,一分一厘,都要花在筑城上,你们谁敢往自己腰包里装一文,”他停顿了一下,“或者吃吃喝喝,奢靡糟践,本院必重参不饶!”

    众人默然点头。又走了几步,李邦珍缓和了语气,笑着说:“诸位也很操劳,本院心中有数,放心做事就是了!”

    众人拱手抱拳,纷然言谢。正说着,一匹快马突然疾驰而来。

    “禀抚台,京城有书来!”骑马人说着,从怀中掏出书函,递给李邦珍的随从。

    “喔!是玄翁的!”李邦珍道。他向众人扫视了一眼,查志立忙使了个眼色,众人一起走开了。李邦珍这才拆开展读:

    修城一节,有劳经画。仆昔力辞,实出衷悃。而公乃谓地方公益,非为仆者,且钱粮已集,工役已兴,故仆不敢复言。第闻供役者,皆邻境州县之人,则甚不可。夫新郑之城,新郑之人所以为固者,而乃使邻境之民离家室,裹餱粮,荷畚锸,疲筋力,风餐露宿,为他人筑城,则岂不拂人情而敛怨乎?望亟命散之,乃所以为爱也。若夫砖石,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